24小时服务热线:15249733151

贵州安顺提梁机厂家 提梁机激光防撞系统在多机协同作业中的应用规范与安全管控​
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09-18

提梁机多机协同作业时的空间冲突防控是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,激光防撞系统通过实时距离监测与分级预警机制,构建起动态安全防护网,有效避免多台设备在箱梁转运、对位过程中的碰撞风险。这一系统应用需严格遵循 GB/T 3811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中机械安全距离的要求,结合现场作业流程实现精准感知与协同控制,为 900 吨级箱梁集群施工提供可靠保障。​

微信图片_20230525173522

激光防撞系统的技术选型需适配多机协同工况特性。核心设备应选用具备 15 米以上探测距离的激光测距传感器,响应时间控制在 100ms 以内,确保对移动中的设备实现快速识别。在安装布局上,需采用 “立体监测” 方案:主梁端部安装水平向传感器监测横向间距,支腿外侧部署垂直向传感器防控纵向冲突,所有传感器均需固定在无振动的刚性支架上,确保探测角度覆盖设备运动的全部危险区域。针对梁场多尘、潮湿的环境特点,传感器外壳需达到 IP65 防护等级,镜头采用憎水涂层处理,减少粉尘附着对测量精度的影响。​

系统架构设计需实现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闭环控制。激光传感器通过连续发射激光脉冲,利用飞行时间法计算与相邻设备的实时距离,数据经屏蔽线缆传输至 PLC 控制单元,与编码器反馈的位置信息融合分析。根据作业场景设置三级安全阈值:当检测距离进入预警区(5 - 10 米)时,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发出间歇警示;进入减速区(3 - 5 米)时,系统自动降低大车行走速度至额定速度的 30%;进入停止区(≤3 米)时,强制切断驱动电源并启动紧急制动。多机协同中需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实现位置信息共享,确保各设备感知范围无盲区,避免交叉作业时的判断延迟。​

调试与验证需覆盖全工况协同场景。空载调试阶段需逐台校准传感器探测精度,确保 10 米距离内测量误差≤±50mm,相邻设备模拟对向行驶测试时,报警响应时间应与制动系统动作同步。重载测试需模拟 900 吨箱梁吊装状态,验证在偏载、转弯等复杂工况下的系统稳定性,重点检查多机并行作业时的距离判断准确性,防止因遮挡产生误报。同步控制精度需满足:当两台提梁机并行行驶时,横向间距偏差应≤300mm,纵向追随时距保持在 5 米以上,通过微调传感器角度确保探测光束无交叉干扰。​

日常维护与应急处置需建立标准化流程。每日班前检查需清洁传感器镜头油污,用专用仪器校验零点漂移,确保探测面无遮挡物。每周需测试三级预警功能的联动可靠性,重点检查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,避免数据传输中断导致的防护失效。故障处置中,若出现持续误报,可先检查传感器接地状态与线缆屏蔽层完整性,必要时启用备用探测通道;对于传感器失效情况,需立即切换至手动操作模式,通过对讲机加强协同指挥,直至故障排除。某高铁梁场应用数据显示,规范运行激光防撞系统后,多机协同作业的碰撞隐患检出率达 100%,设备干涉事故发生率降至零,单次箱梁转运协同效率提升 20%。

公司网址:www.hngyzxqzj.com

咨询电话:15249733151

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5108728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