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蚌埠龙门吊厂家 龙门吊自动驾驶技术:无人化作业的实践突破与场景落地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10-14
龙门吊自动驾驶技术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、智能算法决策与高精度执行控制的协同,实现集装箱抓取、搬运、堆垛全流程自主操作的智能化技术体系,其核心价值在于摆脱人工依赖,破解传统作业中效率低、安全风险高、劳动强度大的痛点,构建 “无人化” 作业闭环。

这项技术的发展伴随港口智能化转型逐步升级。早期龙门吊完全依赖人工操作,司机需在二三十米高的驾驶室连续作业八小时,忍受高温、高空作业风险,且单台设备需专人操控,效率受经验与体力限制明显。2016 年起,国内港口开始探索远控改造,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率先引入远控龙门吊,通过多摄像头传回画面实现远程操作,但仍需人工干预核心环节。随着 5G、北斗定位与 AI 技术成熟,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:2018 年梅山港区完成 32 个月调试,远控龙门吊进入常态化运营;如今已形成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全自主架构,实现从 “远程操控” 到 “自动驾驶” 的本质跨越。
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形成标准化技术架构。感知层集成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高清摄像头与北斗 RTK 定位设备,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 2 厘米以内的高精定位,同时精准识别集装箱、集卡及障碍物;决策层依托 TOS 调度系统与 AI 算法,自动接收作业任务、规划最优路径,实时处理抓箱角度、避障等动态问题,如福建电子口岸的方案可实现自动纠偏、过街转场等近 20 项自主功能;执行层借助 5G-A 专网的毫秒级时延传输,控制吊具完成起升、平移、对位等动作,在吊具距箱顶 50 公分时可灵活切换人机协同模式。
实际应用中,该技术已在多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。山东龙拱港创新性部署 “自动驾驶无人平板车 + 自动化轨道吊” 工艺,依托 “车路云图” 全栈方案,实现 2 分钟 / 箱的作业效率,较传统模式提升 80%,成为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行的内河无人码头。宁波穿山港对 66 台龙门吊完成数字化改造,实现 90% 以上操作人力零介入,操作员可 “一人控三机”,单箱人效提升 3 倍。厦门远海码头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自动化码头,应用福建电子口岸的自动驾驶方案后,实现龙门吊与无人集卡的无缝协同,该系统已推广至上海、广州等十几个码头。梅山港区更是构建起全球最大规模远控设备集群,116 台远控龙门吊通过 “双芯大脑” 协同调度,降低无效能耗的同时提升作业精准度。这些案例充分印证了技术在效率提升与安全保障中的核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