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濮阳双梁式架桥机厂家 双梁式架桥机转场运输关键技术实现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07-28
双梁式架桥机的转场与运输需通过模块化拆解、多式联运及智能协同控制实现高效安全作业。其核心技术体现在结构分解、运输载体适配及现场组装调试的全流程管控。
模块化拆解与运输适配
双梁式架桥机采用分级拆解策略:首先拆除液压系统、电气设备等附属部件,然后将主梁分解为 30-50 吨的节段(如 JQ900A 型主梁节段长 12 米),支腿及走行机构拆解为独立模块。运输时根据路径条件选择载体:公路运输采用轴线平板车(如 12 轴线液压平板车可承载 200 吨),铁路运输使用专用平车(轴距≥6 米),跨水域则采用浮吊(如 1000 吨级浮吊)整体吊装。例如,G3 铜陵长江大桥架梁吊机通过浮吊将 550 吨主体结构从南岸运输至北岸,耗时仅 8 小时。
动态平衡与安全控制
运输过程中通过 "液压锁定 + 机械限位" 复合固定技术确保稳定:主梁节段采用 U 型夹具与运输车架刚性连接,支腿模块通过 M30 化学锚栓固定(抗拔力≥120kN)。超限运输时配置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实时监测轮廓,当接近隧道等受限空间时,自动调整运梁车间距(误差≤±50mm)以规避碰撞。例如,合新铁路 1000 米曲线隧道转场中,通过调整两台运梁车横向间距至 3.2 米,确保架桥机与隧道内壁保持 0.8 米安全距离。
现场组装与精度控制
到达施工现场后,采用 "基准定位 + 逐级校准" 工艺:首先在桥墩顶面铺设 50mm 厚钢板(平整度≤2mm/m),通过全站仪建立三维坐标系,将主梁节段吊装就位(纵向偏差≤±5mm,横向偏差≤±3mm)。支腿安装时,前支腿采用双层伸缩油缸(行程 ±900mm)动态补偿地基沉降,中支腿垂直度通过经纬仪校准(偏差≤4mm)。例如,珠肇高铁 "应龙号" 架桥机通过模块化拼组,在 8 小时内完成从单线箱梁到双线箱梁的架设模式转换。
典型案例与效率提升
在白堽黄河公路大桥施工中,双梁式架桥机通过 "拆解 - 运输 - 组装" 全流程标准化作业,将转场周期从传统的 7 天缩短至 3 天,单日架设效率提升 40%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多传感器协同(如倾角传感器、风速仪)实现动态平衡,在 8% 坡度或软土地基上仍能保持整机重心偏差≤±150mm,确保运输与组装过程的安全性。这种技术体系尤其适用于山区桥梁、跨江跨海等复杂场景,通过 "拆解运输 + 现场拼装" 模式,有效突破地理环境对设备移动的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