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广州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结构形式及核心组成解析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08-18
移动模架是桥梁现场浇筑施工的核心设备,其结构形式以承重体系与过孔方式为核心,主要分为三大类:上行式、下行式和复合式。这三类结构通过不同的支撑体系与移位机制实现桥梁逐跨施工,以下是具体解析。
1. 上行式移动模架
主梁位于待制梁体上方,通过牛腿或支腿支承于桥墩顶部,同时依托已浇筑梁体作为后支点实现移位。其主梁多为钢箱梁结构,分段拼装后通过高强螺栓连接,底部设轨道供纵移台车行走。模板系统悬挂于主梁下方,包括底模、侧模及翼缘模板,通过液压油缸实现横向开合与竖向调整。此类结构适用于墩高较大或桥下净空受限的场景,如城市高架桥。
2. 下行式移动模架
主梁位于待制梁体下方,完全通过桥墩支承,过孔时依赖墩顶牛腿或临时支架完成纵移。其主梁通常为桁架式或箱型结构,直接支撑底模系统,模板通过吊杆与主梁连接。支腿系统由立柱与托架组成,立柱直接支承于承台,通过抱紧装置固定于桥墩,确保移位时的稳定性。此类结构适用于低墩或地质条件较好的桥梁,如平原地区的公路桥。
3. 复合式移动模架
综合上行式与下行式特点,主梁在待制梁下方,但移位时部分荷载通过已浇筑梁体传递。其支腿系统分为前支点与后支点,前支点支承于桥墩,后支点可滑移或固定于已成型梁体顶面。主梁通常采用分段钢箱梁,结合导梁实现长跨径施工,模板系统通过挑梁与吊杆连接,兼具灵活性与稳定性。此类结构适用于复杂地形或变跨径桥梁。
核心组成与协同机制
无论哪种形式,移动模架均由三大系统构成:
①承重系统,包括主梁、导梁与支腿,承担施工荷载并传递至基础;
②模板系统,含底模、侧模及内模,通过液压油缸实现精准定位;
③动力系统,由液压泵站与电机驱动,控制模架升降、横移与纵移。牛腿作为关键传力部件,采用钢箱梁结构,通过高强螺栓与桥墩连接,确保移位时的抗倾覆稳定性。
各部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拼装,满足逐跨施工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