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德阳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过孔施工中导梁与墩柱的对接引导技术实践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09-23
在移动模架逐孔施工体系中,导梁与前方墩柱的精准对接是过孔作业的关键环节,直接关系到模架前移的安全性与梁体施工的线形精度。这一技术历经数十年工程实践,已形成以桁架式导梁为核心、机械引导与智能监控相结合的成熟体系,在各类跨径桥梁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导梁的结构设计需与模架类型及墩跨参数严格适配。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导梁多采用变截面桁架结构,前端设楔形导向头,通过铰接装置与主梁连接,底部配备可调节螺杆以应对施工挠度。以某 30 米跨径项目为例,其导梁长度设计为 18 米,重量控制在主梁总重的 15% 以内,既保证了悬臂状态的稳定性,又降低了推进阻力。下行式模架的导梁则更强调与墩旁托架的协同,通过梳形横梁与托架上的滑移轨道配合,实现沿墩柱轴线的精准导向,这种设计在福平公铁两用桥等大跨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对接施工遵循 “预演校验 — 分级推进 — 实时纠偏” 的标准化流程。过孔前需进行全面的试对接作业,通过 9° 预转测试采集导梁挠度、支腿受力等关键数据,反复校验液压系统与导向装置参数。正式过孔时,先由导梁前端的滑靴与墩柱顶的滑移支座实现粗定位,当导梁底部的对位凸块进入支座中心区域后,启动两侧导向轮限制横向摆动,此时机械限位装置可将初始偏差控制在 5 厘米以内。潍宿高铁沭河特大桥施工中,通过 “试转 + 正式转体” 的双保险模式,成功实现了 9683 吨重模架的毫米级对接,为导梁施工提供了典型范例。
对接过程中的引导控制依赖机械装置与电子监控的协同作用。机械层面,导梁两侧安装的导向轮沿墩柱预设轨道滚动,配合底部滑靴的液压微调机构,可实时修正纵向偏移;当检测到横向偏差超过 10 毫米时,PLC 控制系统立即启动侧推油缸进行纠偏,确保同步精度符合行业标准。对于曲线桥施工,导梁还需配备横移调整系统,通过梳形横梁与桥墩预埋件的啮合传动,实现每米推进不超过 3 毫米的线形修正。某项目数据显示,采用双闭环控制后,导梁对接的轴线偏差可稳定控制在 1 厘米内,完全满足预应力梁体的施工要求。
实际施工中需重点应对导梁悬臂状态的力学变化。当导梁前端跨越墩柱时,通过调整螺杆使导梁上翘以抵消挠度影响,同时启动后支腿的承重转换装置,将模架重心逐步转移至已浇梁体。武汉某跨江大桥施工中,技术团队通过在导梁关键节点设置压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过孔过程中的应力分布,成功避免了因偏载导致的结构变形。这种 “机械导向 + 智能监控” 的复合技术路线,既继承了刚性连杆强制同步的可靠性,又融合了现代传感技术的精准控制优势,成为保障过孔安全的核心支撑。
从早期的人工肉眼瞄准到如今的智能导航系统,导梁对接技术的发展始终围绕工程实践需求不断优化。这一技术体系的成熟应用,为移动模架在复杂地质条件和多变桥型中的推广提供了坚实保障,成为现代桥梁工业化建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