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服务热线:15249733151

四川广元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施工中合模、紧固与标高精调的技术实践​

来源: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日期:2025-09-23

在移动模架逐孔施工体系中,合模、紧固与标高精调构成了梁体成型前的关键工序闭环,是衔接粗调作业与混凝土浇筑的核心环节。这一过程既要实现模板几何形态的精准控制,又要保障结构受力的均衡稳定,经过数十年工程实践已形成标准化技术体系,在各类桥梁施工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。​

微信图片_20230525175941

合模作业需根据模架类型实施差异化操作。上行式移动模架依托整体滑移系统完成模板闭合,如渝昆高铁采用的上承式模架,通过箱梁内外模板的液压驱动滑轨实现侧向合拢,外模以每小时 3 米的速度沿主梁滑道滑移,内模则通过折叠式液压臂完成展开动作,整个过程由 PLC 系统协调控制,避免部件干涉。下行式模架的合模更强调与墩旁托架的协同,滨州乐安黄河大桥的 52 米跨度下行式模架,利用梳形横梁与模板的齿合结构实现垂直方向的精准对接,合模过程中集成应力监测系统,实时把控模板接缝压力分布,确保曲线段梁体线形流畅。无论是哪种类型,合模阶段都需严格控制接缝错位不超过 2.5 毫米,为后续防水施工奠定基础。​

紧固工序通过机械与液压手段实现模板体系的刚性固定。传统工艺中,工人通过对称紧固螺栓确保模板拼缝严密,渝昆高铁现浇梁施工中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,要求扭矩偏差控制在设计值的 ±5% 以内。现代模架系统则发展出液压同步紧固技术,滨州乐安黄河大桥的下行式模架通过 64 组液压油缸实现模板侧向压力的均匀施加,配合位移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,有效预防了混凝土浇筑时的跑浆与变形问题。对于防水要求严格的结构部位,紧固过程需特别注意对拉螺杆的止水措施,通过斜撑与止水环组合设计,满足迎土面混凝土的防水施工标准。西渝高铁项目引入的自动化监测平台,能够实时追踪紧固系统的压力衰减情况,为动态补压提供数据支撑。​

标高精调是确保梁体线形精度的最终保障,形成了 “测量基准 — 液压调节 — 智能校验” 的成熟流程。传统作业中,测量团队采用徕卡全站仪与电子水准仪进行三维定位,沪苏通长江大桥施工中通过三十余次反复调整,实现模板高程零误差控制。现代模架系统则融合了北斗定位与嵌入式传感技术,邵永铁路的智慧造桥机配备 1280 个传感器,在北斗导航引导下实现 0.1 毫米级动态微调,将箱梁轴线偏差牢牢锁定在 1.5 毫米内。精调执行依赖多级调节机构,底部液压支腿负责高程粗调,顶部螺旋调节器完成毫米级修正,湄洲湾跨海大桥通过这种组合方式,实现了 40.6 米跨度箱梁的精准就位。对于曲线梁施工,精调过程需同步修正预拱度,通过预设的模板起拱值抵消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,确保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。​

三道工序的协同配合构建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。合模精度为紧固提供基础几何参数,紧固可靠性保障精调成果的稳定性,而精调数据又反向验证合模的有效性。行业标准严格规定模板安装合格率需超过 90%,这种高标准控制在渝昆高铁 310 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性浇筑、滨州黄河大桥强风环境施工等案例中得到充分验证。从早期的人工锤击紧固到如今的智能液压系统,这一技术环节始终围绕精度与安全两大核心,成为移动模架施工质量的关键保障。

公司网址:www.hngyzxqzj.com

咨询电话:15249733151

河南豫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5108728号-5